close

5. 無指導之奧祕      2018/8/22  王秀絨 

    上篇指出,與不快樂少年溝通,大人的努力是盡量克制自己,讓少年可以作主發聲。試想,一個人若心胸塞滿情緒,有誰能聽進理性的指導言語呢?此時,「無指導」反而是王道。

  如果不是心中塞滿情緒,是頭腦放空的輕鬆時刻,又如何呢?多年前看過一篇報紙短文,那位作者所寫的也是實際經驗,他無意間觀察到中外兩種母親與幼兒的遊戲歷程。幼兒在沙坑玩著,母親守在旁邊。華人母親看到孩子未能將沙子塞滿容器,就去點出容器下方有洞之故,問題解決了,遊戲也很快就結束,母子離開。另一位西方母親,看著,讓孩子自己玩,孩子摸索了好一段時間,最後自己找到答案了,結束遊戲,離開時小臉上帶著自信與滿足。此事例間接指出,因為「無指導」,促成孩子有更多成長,這是否有點微妙呢!

  大約一百年前,歐洲就有「兒童藝術運動」及「兒童中心」藝術之興起,強調兒童以自己的方式自由畫畫,相信這樣才有助於兒童情緒及智能之發展,因此鼓吹老師不要教導技術。記得20年前初回國時,印象很深刻的事,開始會注意到被掛在牆上的兒童得獎畫作,感覺上仍是重視技術表現,因為這與大人的美感評價較符合吧;至於增進情緒發展的創作,可能較難被看為是有美感的,很少見,心有戚戚!

  被後人稱譽為「藝術治療之父」的亞當森(Edward Adamson),於二次大戰之後破天荒被引進醫院擔任全職藝術家,帶精神病人藝術創作。醫療團隊的目的其實是要研究病人畫作,亞當森被界定的角色是不教導,不分析,觀察但不碰病人圖畫。還好他有兒童中心概念,相信創造力就是自然療癒,他採取的態度是不批評,也不稱讚,就只是接受(receive it)。藝術工作室很快就成為醫院中的綠洲,病人在其中畫畫,可以「發現自己的內在資源,賦予其外在形式」;他們「有尊嚴地獲得幫助,並能療癒他們自己」。亞當森從未嘗試詮釋畫作,他提供環境,扮演一個催化者,讓療癒的藝術冒出來,他這種不干預的方式,顯著影響日後藝術治療以「非指導性」(non-directive)與「自發性繪畫」(spontaneous painting)為主之發展,成為英國最鍾愛的藝術治療傳統。

    下圖是一位大約大班小男孩的作品。當時我們(混齡)在一個畫室畫圖,他的自由畫很令我激賞,他雖靦腆,創作卻很有能量。當時他母親也在場,獲得他倆首肯讓我日後可以展出這張圖,小男孩害羞但頗樂意的落了款。藉由創作,他內在強烈、豐富、直接的熱情有一個適當的表現管道,這是非常健康的。

 

圖片五.pn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藝術治療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g's Stud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